天津文明网
文明要闻 区县传真 重要论述 讲文明树新风 文明创建 道德模范 天津好人 讲述身边的感动故事
公告公示 媒体关注 联盟联播 我们的节日 志愿服务 未成年人 公益广告 身边好人爱心平台
 
  首页>未成年人
 
天津“双减”后的首个暑假孩子们过得咋样
发布日期:2022-08-16 18:37:00
 

虽然大多数家长是抱着增强孩子身体素质的目的参加各类体育运动的,但不可否认,在考试中占有更多权重的运动项目明显更受家长青睐。 记者 王津摄

  8:30——9:00 洗漱早餐

  9:00——11:30 网课

  11:30——13:30 午餐+午休

  13:30——15:30 网课

  15:30——17:30 完成作业

  17:30——18:30 适当娱乐

  18:30——20:00 晚餐+自由活动

  20:00——21:00 美术或手工时间

  21:00——22:30 适当娱乐

  22:30 洗漱睡觉

  上面这份表格,是文婷妈妈给开学就要升入初三的女儿拟定的暑期作息时间表。自从7月底为孩子报名羽毛球训练班之后,文婷的时间表又多出来一个“体育版”,也就是每周有三个上午,增加了两个小时的羽毛球培训课,相应的网课则挪到了下午,通过视频回放完成。“暑期的安排会不会太满了,孩子愿意按照时间表去执行吗?”面对记者的疑问,文婷妈妈的回答可以说非常“佛系”:“也许孩子不能100%按照时间表执行,但从我个人角度来说,先满满安排上求个安心吧。”

  “双减”之后的第一个暑假,与往年相比有哪些变化?孩子真的逃离各种补习了吗?家长对孩子又有着哪些担忧和期待呢?

  学科类补习减少: 

  家长自有办法 

  暑假刚开始没多久,张先生就被爱人拉进了一个家长群,一周之后他默默退出。说起这短短一周的经历,他直呼“拼”不过。“这个群是本市一所重点小学的学生家长建的,目的是一起督促孩子暑期学习。我进群的时候想法很简单,再开学孩子就进毕业班了,想看看有没有各区的习题可以给孩子做做,借鉴一下大家的暑期安排等。没想到整个群的氛围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

  进群的第一天早上,张先生看到有家长在群里分享了一份数学小测试卷,难度明显高于学校同步课程。从中午开始,家长陆续晒出孩子的试卷答案,16时之后,那位分享试卷的家长给出了标准答案。随后,群里自然产生了一位做题最快、准确率最高的孩子。这个孩子的家长很快在群里确认,同时明确了第二天自己出题的科目。转天早上9时,这位“优胜者”家长将编写好的试卷准时发送到群里。“大家就是通过这种默认的机制,在群里接龙出题,而且每个家长还要结合自己的长项,在周末给群里的孩子讲简单的课程,学科类、艺术类的都行……”张先生颇感压力,“没进群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是个合格的家长,而进去之后,不断对自己进行灵魂拷问。我平时工作太忙,真是没时间,待在里面没有贡献好像也说不过去,就默默退群了。”

  张先生受这个家长群影响,焦虑了一段时间,但很快就调整过来了。他对记者说:“现在冷静下来,我觉得在教育方面还是要找准自己和孩子的节奏,不能被焦虑驱使,一味去追逐别人的步伐,这样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孩子处于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的家庭,焦虑程度普遍偏高。加之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一些小学没有安排统一的期末测试,不少家长说,这半个学期多是线上教学,效果到底怎么样自己无从得知。“虽然小升初是摇号,但中考还是要凭实力说话,基础没打牢,肯定有影响。”

  着急孩子学习的不只有父母,还有“隔辈人”。小童今年小升初,摇号进了一所理想的中学,一家人都松了口气。放飞两周之后,小童的姥爷拿了一套初小衔接的课外辅导教材“拍”在孩子面前。“整整六本呀,这个暑假我快乐不起来了。”小童抱怨道。对于长辈插手孩子学习,小童的妈妈也很无奈:“我跟孩子的爸爸都觉得未来6年可能只有这个假期能真正放松一下,就没有安排太多的计划,想让他自主安排时间,有空背背单词、读两本书就行了,没想到老人比我们还着急。”都已经是40岁的人了,小童妈妈挨了自己父母一顿数落,她也是哭笑不得:“今年孩子小升初,两位老人关注了一堆教育公号,每天研究摇号攻略。到了暑假,这些公号又开始贩卖焦虑,很快各种辅导教材就上架了,这六大本教材就是从这些平台上买的。”

  “双减”给了孩子们提供了松口气的机会,但是家长们或主动或被动地担心着自家娃被那些仍在开足马力往前赶的学生“弯道超车”。

  非学科类培训火爆: 

  脱不开“成绩”二字 

  相对于高年级学生家长想放松又不敢放松的纠结心情,低年级学生家长对孩子学习的焦虑明显降低了不少。但暑期大把的时间该如何用?很多人把视野转向了各种艺体、科学类的培训上。

  “这个很容易理解,暑期补课,很多时候是家长的需求驱动的。‘双减’之后,孩子拼的是个人综合素质,具体来说,就看学生有没有拔尖的特长,这就是非学科类兴趣班的机遇。”一位艺术类培训机构的老师这样表示。而她的话确实反映了当下一些家长下“血本”培养孩子的心态。

  嘟嘟开学上二年级,这个暑假妈妈给他报了7个兴趣班。家里除了爸爸妈妈、两边的老人,还请了一个保姆,7个大人就围着一个孩子转。嘟嘟的姥姥告诉记者,她暗地算了算,闺女这个暑假给孩子报课外班至少花费了2万元。“整个暑假,7个兴趣班穿插进行。我看了看时间,基本上没有整周的空闲,两个月几乎都填满了。孩子有时候想在家玩,不愿意出门,穿衣服穿鞋就得跟我闹半天。”嘟嘟的姥姥感叹道。

  为什么要给孩子报这么多的班?嘟嘟的妈妈主要出于两点考虑:其一,今年学校的线上教学很多,孩子经常使用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偷偷玩游戏老人也管不住,想借安排满满的培训断了孩子的瘾。其二,自己从小就羡慕那些多才多艺的人,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成为理想中的样子,当然也希望通过培养特长给孩子的未来增加一些“筹码”。

  和嘟嘟相比,同上二年级的小象就幸福得多了。今年暑期他只有钢琴和网球两门课程,每周各上课一次。小象妈妈表示,课外培训有这“一静一动”就可以了,剩下的时间只让孩子练练字,再没其他的要求了。“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两门课都是孩子自己喜欢的。我希望他能长久地坚持下去,不要半途而废。”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暑期的各种体育培训场上高年级学生的身影也增多了不少。“中考体育成绩占40分了,谁也不想因体育不行吃亏。”文婷妈妈直言不讳。孩子上初二的时候她就已经研究过了中考体育的各科项目,最终锁定了乒乓球这一项。“我看了看各种球类项目的要求,感觉我们文婷考乒乓球的话更容易拿满分。本来想从今年开始就给孩子报名培训的,在一家连锁培训机构咨询,一对三的课程,40节课7000多元。这还不是最贵的,听其他家长说,涉及中考项目的体育培训很多都涨价了。”再三考虑之后,文婷妈妈选择通过羽毛球课提升孩子的体能,至于乒乓球就等着接近考试的时候“临阵磨枪”了。

  虽然大多数家长是抱着增强孩子身体素质的目的参加各类体育运动的,但不可否认,在考试中占有更多权重的运动项目明显更受家长青睐。“既锻炼身体,又提高成绩,难道不对吗?”不少家长这样认为。

  暑期到底应该补什么? 

  资深教师这样说 

  看了家长们在这个暑假形形色色的安排和选择,我们不禁要问,在“双减”的大背景下,家长到底要关注和培养孩子的哪些能力?暑假到底应该补什么?什么样的计划更能得到孩子的认可和执行?围绕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天津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天津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持有人、马场道小学数学教师张菁。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张菁首先纠正了家长中普遍存在的一个认识问题——国家进行“双减”要改变的是什么?“双减”并非家长简单理解的“课业减量”。它要改变的是传统教学带来的过度训练,它要减掉的是学生的过重压力和低效,它要打破的是单一的人才评价标准,它要培养的是不拘一格的人才。“这就要求家长更加客观、理性地审视自己的孩子,您要培养的不是自己心目中最好的孩子,而是让孩子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张菁如是说。

  张菁认为暑假的确是学生复习和预习的难得机会,但并不是学生拉开差距的关键期。“良好的学习效果,需要通过长期的积累和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她提醒家长,不要被假期高强度学习的效果所迷惑,毕竟学习不是百米赛跑,而是马拉松,更重要的是孩子成长的后劲。“这后劲来自于明确的目标、高效的执行力、顽强的毅力以及强大的抗压能力……这些‘共性’的能力不止会作用于学习,更会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才是家长应该用心培养的。”张菁对记者说。

  理想的假期计划什么样?张菁表示,这份假期计划应该出自孩子之手,家长只需给予孩子适当的辅助,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那么这份计划也更容易得到认同和执行。“时间表从制定到执行的过程,就是孩子建立目标、尝试执行、排除困难、最终实现的过程。”引导孩子进行自我管理,并成功实现目标,不仅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更能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

  同时,假期还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黄金时段。在琳琅满目的暑期安排中,很少能看到家长对孩子家务活动的关注。“这个现象,和父母的教育理念有很大关系。”张菁说。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劳动课将成为中小学生的一门独立课程,烹饪、整理收纳等成为必学内容。“这不仅仅是因为现在许多学生缺少必要的生活技能,更因为这些在‘众星捧月’中长大的孩子,对别人的付出接受得理所当然。看似简单的生活技能培养,实际是要求孩子在家庭中承担相应的责任,是德育教育的另一种方式。”

  对于一些家长给孩子狂报培训班的行为,张菁并不支持。“还是应该从孩子的兴趣出发,量力而为。不要认为几个兴趣班而已,孩子不想学的话停掉就是了,没有什么损失。其实孩子浅尝辄止、遇到困难就放弃的毛病,就是从家长这个小小的决定开始的。”张菁对记者说,“一切围着‘考试’转的学习都是短视的,我们最终要培养的不是高分的学生,而是能够在社会立足、被社会需要的人。”(田莹)

  (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何 倩 稿源:今晚报